|
弓克:《易经》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华大地上,兴起了“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易学热”,这种“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易学热”,正以强劲的势头蔓延到全社会、影响到全世界,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的现象。然而,另一方面,又应看到,一些人对“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易学热”持怀疑态度,甚至持否定态度,这又是一种可悲的现象。 一、如何看待“易学热” “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易学热”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也引发了一些争论。我认为,“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易学热”的产生, 并非偶然。这一现象,并不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些人个人的好恶或偏爱问题。其实,这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文化现象、思想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科学、历史、社会地看待和认识这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文化现象、思想现 象。“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易学热”乃实践之要求,民众之心声,社会之需要,时代之呼唤,历史之必然!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割断历史。当代的中华民族文化,不能与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相脱节。民族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不免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内部的分化,但它必须有其自身的连续性。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概览世界文明史,每次划时代文明的新的跃升,往往就孕育于其母体文明的再度复兴。当年西方的“文艺复兴”是这样,今天中国的“文化热”也是如此,这正是文明历史演化的现象及其规律。今天的“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易学热”,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重建而出现的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的一种历史性复归。这种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的一种历史性复归,并不是某一些人的思想文化道德的复古,而是在新的历史、新的时代、新的条件、新的基础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的新的飞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出现的中华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催生,是中华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重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道德的寻根,寻中华民族的本土之根! 经过数千年文明史的积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文献浩如烟海,是丰富的思想宝库。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惟一不曾断代的文化。五千年历史,五千年文化,五千年传承,中华民族有太多的曲折、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教训,有太多的经验、太多的思想、太多的成就,需要我们去总结、传承、创新和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基础的深刻变革,要求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中华文化的重建、中华思想的重建、中华道德的重建。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际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这种中华文化的重建、中华思想的重建、中华道德的重建。这种重建,到哪里去寻找本源、寻找智慧?要向四个方向去寻找:一是到现实实践中去寻找。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都强调现实性的重要性。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实性。现代著名哲学家胡塞尔指出:哲学应“面向事实本身”。重要的是把握现实,概括本质,揭示规律。二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去寻找。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三是到中国历史传统中去寻找。继承中华传统,延续中华文脉。四是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去寻找。我们要有人类的视角,世界的眼光。这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新形势下,这种中华文化的重建、中华思想的重建、中华道德的重建,必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需从中国现实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必需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必需借鉴和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建设经验。这四者,缺一不可,我们应把这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创新、发展。我们要自觉地坚持现实性、理论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统一。 二、易经要“五正” 我认为,对《易经》可以说三句话:《易经》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易经》乃生变中和之道;《易经》乃顺逆进退、利弊得失、存亡生死之术。我主张,对《易经》,要正名、正位、正本。关于这一点,我已呼吁多年。对《易经》,我们应破除“五个误区”,树立“五个新理念”,即“五正”。 第一,正名。对《易经》,通常有这样几种称谓:易、易经、周易、易学、易文化等。多年来,易学界和社会上对《易》普遍称之为《周易》,这似乎已成定论。关于《周易》之“周”,古人有,《夏易》《殷易》《周易》之说;后人有,“周而复始”,“周流六虚”之说。称《周易》,当然也对,但称《易经》更好。我主张,多用《易经》这一称谓,以更突出《易经》的“经”之地位。 多年来,人们为什么普遍叫《周易》而不叫《易经》?这里的一个误区是:以为只有《周易》才能包括“经”和“传”,《易经》只是“经”和“传”中的“经”,不包括“传”。其实不然。“经”,乃“经典”之谓也。《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五经”之一。自战国中期,尤汉代,就已经把《易》叫《易经》了。孔子删述《六经》,作“易传”。孔子以经作传,以传释经,经传一体,实不可分。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四书五经”之一的《易经》,无疑是包含了“经”和“传”。既然早在战国、汉代,就已经确定其为“经”,那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叫“经”? 在当代、在现实,却总是有人抱着怀疑、否定的态度来看待《易经》。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在我国主流社会,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易经》的“经”之地位。因此,我们要努力在内心深处、在学术界、在社会上,真正恢复《易经》之“经”的地位。 第二,正位。说“五经”,学术界和社会上,一般都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这似乎已成定论。这里也有一个误区。我有一次在一大学讲《易经》时问: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举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代表作。楼上楼下千人大礼堂,第一个人回答《论语》;第二个人回答《道德经》;第三个人回答《四书五经》;第四个人回答才是《易经》。我想,如果那一次不是讲《易经》,也许这第四个人的回答,亦不一定是《易经》。严格说来,真正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首唯《易经》。《论语》《道德经》无疑非常的重要,但若按时段来说,它们只能代表中华两千五百年文明。若是我来选的话,若选一本,《易经》;若选三本,《易经》《道德经》《论语》。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在我国主流社会,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易经》的“五经”之“首”的地位。无论学术界和社会上,一般都习惯于说:《诗》《书》《礼》《易》《春秋》。我们要改变排序,真正确立《易经》作为“五经之首”的“首”之地位。无论是从时间、内容、地位、意义,都应说:《易》《诗》《书》《礼》《春秋》。《易经》是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首要标志,首部经典。应该说,《易经》是东方的 《圣经》、中国的《圣经》。 第三,正源。纵观中外历史,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求稳定,必寻其根;求富强,必固其本;求久远,必浚其源。《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易经》是哲学,《易经》是历史,《易经》是人学,《易经》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华远古民族智慧的结晶,位列“五经之首”。易文化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易经》流传中国几千年, 深入社会各界,影响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易经》所阐示的哲学思想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传统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种印迹有些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有关文献之中,这是有形的可见的,而有些则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性情意念的形式沉积在中华民族群体和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是无形的难见的,但又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第四,正本。一个人不能忘本,一个民族不能忘本,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不能忘本。现代化离不开历史,离不开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寻根问祖,自然是《易经》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祖。 第五,正意。通常说,《易经》包括“理、象、数、占”。我主张说: 《易经》包括“理、象、数、测”。按时间在先来说,先有象数,后有理;按逻辑在先来说,理统象数,理是帅。 三、继承、创新、丰富、发展易文化 《易经》是哲学,是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易经》就是讲规律,讲自然规律,讲社会规律,讲人生规律。《易经》认为,自然、人生、历史、社会是有其规律性的,因此,按规律办事就会趋吉避凶,就不会犯错误,就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计划,亦是对事物发展趋势、可能性、利弊的分析判断,做出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与发展智慧,是远古中国先民长期的生存发展实践的总结,蕴涵着深刻的自然法则和朴素的和谐、辨证思想,依据事物之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制定可行性计划,进行有效预测。亚洲金融风暴、世界金融危机警示我们,世界经济形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加强计划性、加强预见性。把各种可能性尽可能地想到了,有了预见、有了预案,就能适变应变、与时俱进。 我们要实现《易经》“四化”:时代化、科学化、通俗化、世界化。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易经》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下大决心、下苦功夫研究和应用《易经》,从中寻求有价值的思想理念,以此来推进中华文化建设,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 我主张: 我们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企业家, 应该读一点《易经》。 透视中西思想史,西方人重“上帝”,中国人重“境界”;西方人重“宇宙”,中国人重“人生”;西方人重“自然观”,中国人重“社会观”。人类越进步, 社会越发展,西方人乃至整个人类必然把目光转向东方、转向中国、转向中华文化,这正在成为现实, 将来必将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 21世纪,应是中华文化、中华美德、中华国学、中华儒学、中华易学振兴的世纪。在世纪之初,我们就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传统的魅力、文化的魅力、国学的魅力、儒学的魅力、易学的魅力之势不可当。炎黄血脉的奔流,文化激情的荡漾,传统张力的宣泄,艺术色彩的舒展,生命个性的张扬,人生价值的体现,这一切皆因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振兴而变为现实。继我传统,承我国学,兴我文化,铸我国魂!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 我们要因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从中华国学的血脉传承中,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精神中,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中,生发出传统文化研究的新的理论形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现代转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与融合。 弓克 北京联合大学 易经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